第一经济网欢迎您!
当前位置:首页>机构分析 > 正文内容

四大机构点评6月份金融数据:贷款难救非标 社融持续大降

7月13日,央行发布数据显示,2018年6月末M2余额177.02万亿元,同比增长8%;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.84万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.18万亿元,存量183.27万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

同时也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金融数据,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96.3%,同比高22.5个百分点;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-0.1%,同比低0.5个百分点;委托贷款占比-8.8%,同比低14.2个百分点;信托贷款占比-2%,同比低13.8个百分点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-3%,同比低8.1个百分点;企业债券占比11.2%,同比高14.5个百分点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.8%,同比低1.1个百分点。
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:M2增速再创新低,表外融资持续收缩

第一,6月末M2同比增长8%,创历史新低。在新增贷款显著增加、财政存款同比持平的情况下,M2增速再次探底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,另一方面与严监管背景下,银行表外、同业业务大幅收缩导致的货币派生效应持续减弱有关。

第二,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9.1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少增2.03万亿元,亦低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。从结构上看,表外融资大幅下降是社融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。上半年委托、信托、未贴现承兑合计减少1.26万亿元,同比多减3.74万亿元,其中委托贷款从年初以来持续负增长,上半年累计减少8008亿元;信托贷款从3月以来持续负增长,上半年累计减少1863亿元;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上半年累计减少2717亿元。从直接融资看,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1.02万亿元,同比增加1.38万亿元,可见当前尽管发生信用债违约事件多起,并不改变债市回暖趋势;股票净融资2511亿元,同比减少1799亿元。总的来说,在“委贷新规、资管新规”等严监管背景下,表外融资大幅萎缩拖累了社融增速,信贷回归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,未来融资回表、非标转标仍是主要趋势。

第三,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.03万亿元,同比多增1.06万亿元,亦远高于过去5年同期均值。从结构上看,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增加1.1万亿元,占比12.18%,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;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.5万亿元,占比27.69%,较去年同期回落7.69个百分点,反映房地产调控政策成效显现。另一方面,非金融企业贷款增加5.17万亿元,占比57.26%,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,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日益增强。

总的来看,上半年M2和社融数据不及预期,主要与金融严监管下,表外融资大幅萎缩,整体融资环境趋紧,信用派生能力较弱有关。然而,新增信贷的屡创新高反映出在融资回归表内的背景下,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然旺盛。为了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,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,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;同时,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,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

招商宏观谢亚轩团队:表内似火、表外如冰

第一,6月M2同比增速下降0.3个百分点至8.0%创下历史新低,也低于市场一致预期,M1抬升0.6个百分点至6.6%。在去杠杆、严监管的大背景下,整体融资环境依然较紧,信用派生能力弱化,新增企业存款与非银存款同比少增。预计年内M2继续维持个位数低速增长。

第二,6月贷款增加1.84万亿超出市场预期,同比增速小幅回升0.1个百分点至12.7%,新增量同比多增3000亿元扩张明显。分部门来看,企业贷款新增9819亿元,但主要由票据融资扩张贡献,新增中长期贷款仅为4001亿元,同比少增1777亿元;居民贷款新增7073亿元,同比少增311亿元,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634亿元,同比少增199亿元,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在起效。

第三,6月社融增量1.18万亿再度低于市场预期,同比进一步跌至9.8%,考虑地方债置换等因素的广义社融同比增速同样跌至11.1%的历史低位。去杠杆环境下表外融资的大幅萎缩,本月负增长6916亿元,同比大幅恶化9135亿元,其中表外非标委托与信托贷款6月共缩减3265亿元,增量同比恶化5714亿元。6月直接融资新增1557亿元,主要来自于债券融资项的边际回暖,债券融资本月新增1300亿元,同比多增1469亿元。

第四,当前表内信贷发力并不足以完全抵消表外融资的持续低迷,社融增速的萎缩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可能逐步显现,去杠杆背景下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,财政政策的配合可能更加值得期待。

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:警惕货币供给失衡对经济增长的紧缩效应

第一,信贷和社融资增长背离,信贷高增长而社会融资规模持续萎缩。随着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,信贷增长出现反弹,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上月增加6900亿元,成为拉动6月社会融资规模反弹的最主要原因。6月末,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96.3%,为2010年以来最大占比。与此同时,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延续少增态势,上半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.1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增2.03万亿元,这主要与严监管背景下,企业信托、委托等融资渠道急剧收缩有关。这造成了银行同业业务规模下降及相应的货币派生能力下降,不断拉低M2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,是当前“稳健略宽”的货币政策操作难以彰显效果的根本原因。

第二,货币供给失衡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紧缩效应。信贷高增长而社会融资规模持续萎缩,表明货币供给不均衡矛盾日益突出,企业很难获得除银行贷款外的其它资金,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抬头,部分企业还出现 “融资渠道荒”导致的债券违约增加等新现象。从PMI指数等先行指标看,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仍有边际走弱风险。

第三,从未来趋势看,内外部因素制约“稳健略宽”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。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,保持经常项目顺差有很大压力,外汇占款仍将负增长或零增长,不利于增加基础货币供给。二是强监管和去杠杆政策不变的背景下,信托贷款、委托贷款等增长依旧乏力,制约社会融资规模反弹。三是在经济活力下降、存款增长放缓的背景下,银行仍面临较大的“负债荒”压力,制约信贷规模回升。

第四,“宽货币+稳监管+差别化利率”组合操作将成为下半年金融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。考虑到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凸现,下半年金融政策要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在更加重要位置,并辅之以 “从严房地产调控+强化资金流向监管+差异化利率”政策,以实现稳增长、防风险的均衡目标。一方面,仍有必要进一步降准,以应对当前货币供给偏紧状态。另一方面,监管政策保持从严基调,在实施进度和节奏上考虑实体经济承受力。要提高从严房地产调控的精准性,抑制部分二、三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化运行风险。此外,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管,采取差别化、有保有压的利率政策,以引导资金合理流动。例如,对房地产贷款利率,按市场化原则、随行就市;进一步下调支农、支小再贷款利,引导这些行业资金利率下行。

海通姜超、梁中华:贷款难救非标,社融继续大降

第一,社融增速再降。6月新增社融总量1.18万亿,同比少增约6000亿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继续大降至9.8%。其中6月对虽然实体发放贷款增加1.67万亿,同比多增2300亿,但表外非标融资继续大幅萎缩,委托、信托贷款、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减少了6900多亿,同比少增9100亿。大部分表外融资需求难以向表内转移,是拖累社融的主因。

第二,信贷高增依靠票据。6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1.85万亿,同比多增3000亿。其中居民部门贷款增加6900亿,较去年同期萎缩600亿,其中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同比少增约240亿和340亿,居民举债放缓,地产销售仍将降温。6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1万亿,同比多增3000亿元,但主要是票据融资同比多增贡献,而企业中长贷增长4400亿,同比少增近1400亿。

第三,M2增速降至8%。6月财政存款减少6900亿元,财政放款较去年同期略有加快,但非标融资萎缩、社融增速大降,货币创造活动减少,6月M2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8%,维持低增长趋势。6月M1同比增速回升到6.6%,M0增速小幅回升到3.9%。

第四,货币边际宽松,难解非标难题。继4月“置换式”降准后,央行6月再度定向降准,当前银行间流动性极其充裕,DR007和R007利率均处于17年以来的低位区间,货币结构性宽松趋势有望延续。但今年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规范后,非标融资大幅萎缩,信用风险上升冲击低等级信用债发行,货币流向实体主要依赖银行贷款,而这又受到贷款政策的限制,表外融资难以回归表内。预计社融增速或将继续下行,经济下行压力增大,信用风险上升。

关键词: 非标 月份 机构

标签阅读


}